再次聚焦幾內亞灣海盜襲擊 防海盜指南來了
發(fā)布時間:2020-04-17 10:29:00
幾內亞灣海盜襲擊近年來一直“高燒不退”,2020年3月5日,一散貨船在離開拉各斯港后不久即遭遇海盜襲擊,襲擊中海盜使用了槍支彈藥,船員在嘗試阻止海盜登船失敗后,主動撤離到安全艙,十幾個小時后,在確認海盜已經離開后,船員出艙恢復航行并聯系尼日利亞海軍護航至拉各斯錨地接受調查,幸運的是所有船員安然無恙。同日,在幾內亞灣內距貝寧最大港口科托努以南43海里處,一艘油輪遭海盜襲擊,船員撤離到安全艙。貝寧巡邏艇駛近后,襲擊者逃離,1名船員失蹤,懷疑該船員未進入安全艙而遭綁架。
一、幾內亞灣高風險區(qū)域概述
根據聯合戰(zhàn)爭委員會JWC于2019年5月17日發(fā)布的戰(zhàn)爭險除外區(qū)域通函JWLA-024,幾內亞灣戰(zhàn)爭險除外區(qū)域除列明的相關國家,尚包括下圖所示高風險區(qū)域,其中包含,尼日利亞、貝寧、多哥三國沿岸12海里領海水域;以及北緯3度以北尼日利亞、貝寧、多哥三國的專屬經濟區(qū)。
另據國際海事組織GISIS關于海盜襲擊事件統計,從2012年1月1日起至2020年3月13日止,在西非水域共發(fā)生海盜持槍械搶劫案件共154起,其中在JWC劃定的高風險區(qū)域內約發(fā)生121起,在高風險區(qū)域外約33起,在北緯3°附近約發(fā)生23起。這充分說明,西非海盜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即使是JWC劃定的高風險區(qū)域外也不是絕對安全的。
二、幾內亞灣海盜襲擊事件追蹤
根據國際商會下屬的國際海事局的數據統計,2019年幾內亞灣地區(qū)發(fā)生了132起海盜和海上武裝搶劫事件,數據上雖然比2018年減少了11%,但綁架案卻達到了11年來的最高水平。今年前兩個月已發(fā)生3起船員被綁架事件和6起海盜成功登船事件。該地區(qū)海盜從原來主要針對油輪襲擊,到現在對所有類型的船舶發(fā)動襲擊并挾持船員,而且手段非?!爸旅蜌埧帷保?如被綁架的船員沒有價值則有可能被傷害致死。因此,協會提醒會員船東保持足夠警惕,并提前做好所有防范海盜的必要措施。
三、防海盜指南及建議
結合國際海事組織和航運業(yè)針對防海盜發(fā)出了切實可行的指南和通函,針對3月5日發(fā)生的襲擊案件以及幾內亞灣海盜的高風險,我們再次提醒公司和船長在幾內亞灣航行時需特別謹慎小心。
1. 在進入該地區(qū)之前,針對相關航程進行風險評估、審查船舶保安計劃、并遵循《全球公司、船長和海員防海盜指南》以及《船東、經營者、船長防范幾內亞灣地區(qū)海盜和持械搶劫的指南第三版》提出的防損措施。
2. 進入幾內亞灣前,制定詳細的防海盜預案和演練。預案應包括航行、錨泊、港內靠泊等各種情況遇到海盜的應對計劃,并安排船員進行培訓和演練,同時需制定船員撤離進入安全艙室的程序,并進行重復演練。
3. 建議船長按照英版圖 Q6114向MDAT-GOG報告(電話:+ 33 (0) 2 98 22 88 88 / 郵箱:watchkeepers@mdat-gog.org), 從而能分享該區(qū)域內任何海上安全相關事件或威脅的最新情況, 并能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幫助。
4. 如已不能阻止海盜登船,應提前發(fā)出預定的撤離警報,按預設的撤離程序讓船員進入安全艙室。船員進入安全艙能夠非常有效阻止海盜挾持和綁架船員,并且已通過很多案例得到證明。安全艙室的設置除了能滿足船員基本生存需要及保證通信暢通外,還應保證進出口的關閉裝置有足夠的強度,通風系統可在內部控制,配備CCTV監(jiān)視器以便船員在安全艙室監(jiān)控海盜在船情況。
5. 由于船舶航經幾內亞灣不可避免要進入沿岸國水域,因此船舶僅被允許雇傭授權的保安公司或當地的海軍或海上警察。通常是保安公司派一位符合沿岸國簽證要求不攜帶武器的安全聯絡官(Maritime Security Liaison Officers (MSLO))登輪,負責協調船舶與沿岸國海軍或海上警察人員之間的溝通。但尼日利亞當局已不允許任何武裝人員在其領海水域的商船上,包括本國的海軍和海上警察,僅允許雇傭護航船并由其海軍人員指揮。綜上,公司在決定雇傭保安公司前,一定要聯系當地代理以獲取準確信息,選擇經授權的保安和武裝護航,并參考國際海事組織的MSC/ Circ.1405通函,遵守船旗國的規(guī)定,避免船被滯留、扣押或罰款。
6. 船舶應根據《全球公司、船長和海員防海盜指南》的建議,在船舷設置刺欄、刀網、消防水槍、掩體等做好充分的防海盜準備,安裝防海盜器材要做到全方位安裝,不留漏洞阻止海盜登船。對生活區(qū)和機艙通往甲板的門、窗進行內部鎖閉。船舶在離港時應及時把靠港時移除的防海盜設施恢復, 防止海盜趁虛對船舶發(fā)起攻擊。
7. 沒有靠港計劃的船舶通常選擇離岸200海里附近漂航,但隨著海盜活動范圍的增大,海盜的攻擊范圍已從原來的50海里擴大到現在的200~300海里,所以在漂航仍應保持密切瞭望和防海盜值班,并保持主機隨時可用狀態(tài)。
8. 盡量選擇白天時間進港,如不可避免在夜間航行進港,遮蔽船上所有燈光包括關閉航行燈,并關閉AIS,以減少船舶被發(fā)現的幾率。但在受到海盜攻擊時AIS 系統務必處于開啟狀態(tài)。
9. 如需在錨地候泊,應考慮在可行的情況下使用受巡邏船保護的安全錨地, 并保持嚴密的防海盜值班。如在幾內亞灣靠近拉各斯港的安全錨地:安全錨地區(qū)域、STS錨地;貝寧的錨地已強制要求安排免費的武裝保安。
10. 在受到海盜攻擊,特別是受到武裝海盜攻擊時,船員在沒有保證足夠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不要與海盜進行正面交鋒避免受傷。船舶應保持全速前進,通過改向、加速以阻止小船靠近,盡可能早地采用Z 字形路線以極力阻止海盜登輪。同時船長應及時激活SSAS和其他遇險警報,并啟動應急通訊計劃尋求緊急救援。
11. 《全球公司、船長和海員反海盜指南》指出,瞭望是在早期逃離海盜襲擊最為有效的方法。正規(guī)瞭望能有助于識別可疑船艇駛近或攻擊,留出時間部署防御,而且可以對意圖攻擊者形成有效威懾。同時能讓船員有時間安全撤離到安全艙室。
12. 襲擊事件發(fā)生后,除向公司,船旗國報告外,船舶應填寫國際海事局海盜報告中心(IMB PRC)規(guī)定的報告格式,向IMB PRC報告(郵件: piracy@icc-ccs.org / Tel: +60 3 2031 0014)以便能充分分析和確定海盜和武裝劫匪活動的趨勢,并將能夠評估海盜技術或戰(zhàn)術的變化,此外還能確保向附近的其他船只發(fā)出適當的警告。
(來源:海事服務網CNSS)